荀彧和郭嘉相比 曹操为什么更喜欢郭嘉

历史网 2025-01-06用户投稿

  还不了解:荀彧和郭嘉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顶级谋士,曹操为什么更喜欢郭嘉,而不喜欢荀彧呢?

  郭嘉(字奉孝)和荀彧(字文若)是曹孟德一统北方的左臂右膀。

  很明显,荀文若的功勋要大于郭奉孝。荀文若为曹孟德的前期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特别是在一统河北以前,帮助曹总在兖州扎下深厚的根基。

  而郭奉孝的功勋则主要体现在军事行动上面,是曹孟德很好的一个助手。

  为什么曹孟德反而会更喜欢一个助手呢?

  但无论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还是在后世史家看来,郭奉孝和荀文若之间功劳谁大谁小,没有可比性,但我们只能是从他们各自的能力分析。

  看过《三国志》或是文若的传记后,发现荀文若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曹魏谋士团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荀文若是从袁绍阵营出来的,他被曹孟德称为“吾之子房”。

  曹孟德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文若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

  荀文若为曹孟德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

  荀文若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孟德进行劝谏。

  比如建议曹孟德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文若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再比如建议攻打袁绍时,荀文若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

  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由此可见,荀文若是一个全能型,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荀文若比郭奉孝大七岁,郭奉孝是被荀文若推荐给曹孟德的。

  郭奉孝可以说是曹军中的第一谋臣,他经常出奇策良谋。

  郭奉孝是当世奇才,尽管他品德举止的风评不太好,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而郭奉孝,在品行方面,至少是在风评方面就不及文若了。

  其实,鄙人感觉,郭奉孝是个赌徒,一个赌术顶尖,运气极好,胆子极大的赌徒。

  当然,这是个比方,但我觉得很恰当。

  所谓赌术顶尖,是说郭奉孝能很深刻地洞悉人的心理。

  换言之,就是揣摩对方的心理,郭奉孝看人的眼光就很准。

  郭奉孝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坚定了曹孟德对抗袁绍的信心,提振了士气。

  后来,曹孟德果然击败袁绍,这被认为是郭奉孝善知人的典例。

  其实,无论乱世还是和平年代,谁比谁傻呢?尤其是三国那个年代,那哪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呢?

  我并不是否认智谋的重要,因为在三国那个平均每三个人淘汰两个人的残酷竞争的年代,傻的早就淘汰了,大家都是聪明人。

  问题是,聪明人做起事情来,难免魄力不足。

  就好像,胆小的人可以恐吓他,鲁莽的人可以算计他。

  聪明人呢?因为想太多,考虑太多,难免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荀文若、郭奉孝等人的牛逼在于,他们是聪明人。

  但郭奉孝更是猛人,无论在性情还是策略上。

  但无疑,郭奉孝这个赌徒是很疯狂的。

  一个疯狂的赌徒有什么特点?我想,最首要的就是不计风险。

  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带兵打仗,要“未虑胜,先虑败”。

  但你从郭奉孝的计谋上,丝毫看不出他考虑过失败的后果。

  曹孟德征吕布,包围下邳大半年,始终拿不下城池。

  曹孟德即将放弃,郭奉孝却劝曹孟德急攻,必能克之。

  曹孟德采纳郭奉孝的意见,决堤水淹下邳,生擒了吕布。

  表面上看,郭奉孝的计策很成功,很完美。

  但你从反面想一想,假如急攻失败,后果会怎么样?

  要了解,曹孟德对徐州是有执念的,连坚定的曹孟德都想放弃下邳了,可以想象曹军疲惫士气低落是接近极限了。

  如果这一战不是共工相助,曹孟德真的能打赢吕布吗?

  我看悬!一旦急攻失败,恐怕吕布就要反攻了。

  到时候,等待曹孟德的,就是被反杀的命运。

  郭奉孝计谋成功,和他的智慧固然有分不开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他那极佳的运气。

  荀文若是因为看不上袁绍而加入曹孟德的,郭奉孝是因为被曹孟德看中才出仕的(之前宁愿隐居)。

  别小看这个差别,这说明荀文若是一心要匡扶天下,难辞其责。

  而郭奉孝,则是要出人头地、改命翻身。

  差别在哪呢?差别在于荀文若是要维护原有的秩序,只是找不同的人来实现而已。

  而郭奉孝则是谁能让自己改命,就跟着谁!

  君臣相知,情意深重。郭奉孝是和曹孟德联系密切,犹如朋友一般。

  据历史记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其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在严于治军的操营帐里,郭奉孝有许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心他的曹孟德眼里,“此乃十分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不仅如此,曹孟德曾经写过两封信给荀文若,向荀文若称赞郭奉孝,就并非仅仅是真情流露了,还有着别的深刻涵义。

  曹孟德之所以对郭奉孝如此推心置腹,是因为两人“同性相吸”,这里的同性是指习性。

  郭奉孝对名教礼法等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屑一顾,在他眼里,儒家鼓捣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束缚人的。

  想用这种繁琐枯燥、乏味之极(礼仪伦常、古文经学和谶纬神学等)的东西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无异于缘木求鱼。

  反而使人更加虚伪不堪、矫揉造作,做人贵在顺其自然,任情适性,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

  虽然郭奉孝没有和荀文若一样的汉臣情节,但他又一统天下的志愿。

  从这点上来看,只要他们两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如果没有情节发生,再多给他们几年时间,或许他们能成为最好的搭档,帮助曹魏早点完成一统大业,也就不会有司马懿什么事了,更不会有为他人做嫁衣之说了……

  本期的历史知识就讲到这了,如果你有不同的看点,欢迎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下一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