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和三国有什么联系 汉献帝陵墓被盗了吗

历史网 2023-12-23用户投稿

目录导航:

  1. 汉献帝和三国有什么联系
  2. 汉献帝陵墓被盗了吗
  3. 东汉末年汉献帝真实身份
  4. 历史上刘协的结局
汉献帝和三国有什么联系


没有联系。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开始进入三国时代。

没有联系。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他作为三国时期的争霸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才是正统的国家的继承人,然而本来一个统一的王朝,被分裂为魏、蜀、吴三国,他出身的时机不对,当时汉朝的大权旁落,他是被董卓扶持上位的,三个集团表面对他恭敬,其实暗中觊觎他的权利。

他其实是个傀儡,被曹操控制,其实是没有实权的

汉献帝和三国有以下联系:

汉献帝是东汉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正是三国时期的开端。在他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等问题严重,导致了东汉政权的衰落和分裂。

汉献帝在位期间,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相继崛起,开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控制了北方;刘备在蜀汉建立后,开始了与曹操的长期对抗;孙权则在江东地区建立了吴国,与曹操和刘备展开了多次战争。

汉献帝在位期间,董卓之乱爆发,导致了汉朝政治的混乱和分裂。董卓之乱后,曹操、袁绍等人开始争夺中央政权,最终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时期的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也受到了汉朝文化的影响。例如,三国时期的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有着汉朝时期的传统和风格。

总之,汉献帝是东汉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正是三国时期的开端。他的政治腐败和统治失能,导致了东汉政权的衰落和分裂,为三国时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献帝陵墓被盗了吗

汉献帝陵墓(也称为汉献陵)是位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的一座古代陵墓,是东汉末代皇帝刘协的陵墓。据历史记载,汉献帝陵墓在过去曾多次被盗掘。

最早的一次盗墓事件发生在明朝时期,当时明成祖朱棣下令盗掘汉献帝陵墓,以寻找传说中的宝藏。此后,汉献帝陵墓多次被盗,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陵墓遭到了严重破坏和盗窃。

目前,汉献帝陵墓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保护和修复。虽然陵墓曾多次被盗,但一些珍贵的文物和遗迹仍然保存下来,并在陵墓周边建立了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和学习。

东汉末年汉献帝真实身份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嫡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早年得到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册封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即位为帝。董卓伏诛后,受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在杨奉和董承护送下,返回洛阳。建安元年(196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事,结果没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禅让,降封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将二个女儿嫁于曹丕。

青龙二年(234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安葬于禅陵,谥号为献,史称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伯和,又字合。是汉灵帝第三子,母亲王美人。东汉第十四位皇帝,亦是末任帝王。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名王荣(后来追谥为“灵怀皇后”)被皇后毒死,刘协由董太后扶养,故称董侯。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

刘协初封陈留王,公元189年(中平六年),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刘协本身比汉少帝刘辨有才能,便废刘辩,立刘协为皇帝,时年9岁。从此,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刘协,后来逃出长安。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魏王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年底,被迫禅让于曹丕。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汉,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公元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孝献皇帝”。

历史上刘协的结局

刘协的结局是寿终正寝。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下葬时魏明帝“制锡衰弁绖,哭之恸”,并立刘协的嫡孙桂氏乡侯刘康为山阳公。

刘协早年受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刘协被司空董卓拥立为帝。董卓伏诛后,刘协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后在杨奉和董承的护送下返回洛阳。建安元年(196年),刘协受制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县,拜曹操为司空。

后因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事,结果没有成功。建安十三年(208年)以曹操为丞相,建安二十年(215年)立曹操之女曹节为皇后,翌年封曹操为魏王。

延康元年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刘协在魏王曹丕逼迫下禅位于曹丕,降封山阳公,保留天子礼仪,将两个女儿嫁于曹丕。青龙二年(234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史称汉献帝。

刘协,字伯和,是东汉末年的一位皇帝,也被称为汉献帝。他是汉灵帝的长子,于公元189年继位,但实际上并未拥有真正的权力,由于权臣董卓的控制,刘协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实际的统治能力。

刘协的结局可以追溯到公元220年,当时董卓已经被杀,曹操掌握了实际的政权。曹操迫使刘协禅位于他,并在刘协的同意下建立了魏国。刘协被封为魏王,并被赐封为陈留王,享受一定的尊荣和待遇。

然而,刘协并没有享受太久的尊荣。在公元223年,刘备发动了蜀汉的抗曹起义,刘协被曹操怀疑与刘备有联系,因此被软禁在许昌。公元234年,刘协去世,享年46岁。

总的来说,刘协的结局是被迫禅位给曹操,成为魏王,并在曹操统治下度过余生。他的权力和地位受到限制,最终被软禁并在许昌去世。

汉献帝刘协是寿终正寝,自然死亡的。

刘协,又被称为汉献帝、山阳公,是汉末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刘协很小的时候就被曹操胁迫,成为了傀儡皇帝。曹操病逝而亡后,刘协继续被曹丕控制,没过多久,刘协在曹丕的逼迫下,禅位于曹丕。随后,刘协被送往寺庙中潜心修行,最终于公元234年,寿终正寝,葬于禅陵,享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