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赋》艺术赏析

历史网 2024-10-07用户投稿

《高唐赋》辞釆瑰丽,铺陈排比,刻意形容,句法多变化,行文气势贯通,通过夸张描写给人一种壮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此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序,通过对话写了楚王与神女巫山欢会的故事,引起楚襄王意马心猿,欣然神往。虽为序文,但与正文形成紧密整体,文笔精彩,故事引人入胜,自然引起下文。一开始以奇景的突现给全赋蒙上了一重缥缈的疑云,由此引出先王当年昼寝高唐得遇巫山之女的美丽传说。“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淡淡的起笔似乎一无惊人之语,却如淙淙的流泉,把读者引向早已消逝了的云梦古泽之中。

随着君臣二人的偶而抬头,赋中陡然涌出一派令人惊愕的奇气:只见高唐观上空,“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山泽间之有云气,本为常事,但眼前的云气,偏偏只停留在远处的高唐观上,而且升腾如山,瞬息万变,让人不免要脱口而呼:“此何气也?”接着,作者并不急于将那位作客高唐的多情神女呼出,因为此刻君臣二人还只在云梦之台对高唐观的遥望之中,楚襄王的全部兴趣也只集注在那一派“崪兮直上”的云气上。

故而作者的落笔仍在远处“忽兮改容”的朝云之气,进一步描摹它“始出”、“少进”中的奇妙变幻之态。有了巫山之女与先王梦遇和“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绮丽传说作背景,楚襄王君臣眼前的云气便有了完全不同的形象意义——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云气,而是隐身未现的美丽神女意态、情貌的象征。在“其始出也,时兮若松树”的描摹中,恍然可见她那亭亭伫立高唐山巅的修美身影。

而“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的比拟,似又在激发读者的想象:这位容华姣丽的神女,正带着不尽的怀思,举袂遮日,久久眺望着当年怀王的再度来游。至于“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的气蒸云飞之状,也应是神女终于得知昔日的怀王早已长眠地下,再不能来赴前世之约后,悲苦、迷狂之情的奔骤突发。在“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的凄迷变幻中,隐隐能听到她那飘发如蓬、泪水潸潸的啜泣之音。

第二部分是正文,是对神女生活环境的描绘,分六段,笔墨酣畅地从山水、林木、芳草、禽兽、祭神、田猎诸多方面描述云梦高唐的事物,以极大的气势、缤纷的辞采展现高唐“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的“珍怪奇伟,不可称论”之景观,最后画龙点睛写出讽谏的主旨:即希望楚王要“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

开头第一段写雨后新晴而百川汇集时水势奔腾澎湃之状:登高唐而望,水石相激,巨浪翻滚,声振天外,使猛兽惊逃,虎豹失气,鸷鸟窜伏,鱼鳖惊恐。这里,作者从远景、近景、水势,声响各方面夸饰描绘水,且形容水波之态时连用的汹汹、淡淡、洋洋、湛湛、磕磕、溺溺、潼潼、磥磥、淫淫、霈霈等叠音词也是极富有表现力。其中,“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以舒徐的笔触叙众溪交汇之境,妙在寂然无声。

“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浩荡的雄会,由此蕴蓄着可怕的激荡。写到“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便笔挟风雷,刹那间雄涛沸怒,万浪如山,“砾磲嫘而相摩兮,崤震天之磕磕”,使寂寂的高唐,陡然笼盖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巨响之中。但作者还不就此住笔,接着又以霈霈腾兴的云气映衬,以虎豹、雕鹗的跳骇驰迈、飞扬伏窜渲染,把这景象描摹得既壮阔雄奇,又多姿多态。

第二段写山中草木繁茂兴旺,风吹枝条发出悲鸣声宛如音乐,打动了各种人的心弦。这里,作者从花鲜叶绿,果实累累,甚至连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引起的感受都刻意形容林木。第三段写登山远望,所见山势高峻险恶,岩石崎岖参差,山高穴深,怪石嶙岣,动人心魄。这里,作者从山峰峭拔,山石崎岖,山峦高远,仰观俯视,以及山高石险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等方面极力渲染山石。

第四段写登上高唐观之侧,所见景象迥然不同,芳草丛生,众鸟和鸣,一些术士仙人正在聚会祈祷。第五段写楚王奏乐畋猎的盛况。最后一段指出楚王如能进用贤才,就会精神通畅,延年益寿,不必去与神女相会,既有讽谏楚王应该爱民忧因、选贤补过的积极意义,又蕴含着作者身世之感于其中——作者感伤于本人胸怀大才而只屈作一位文学侍从地位卑微小官。

全赋罗列名物,多用奇字,辞釆瑰丽,铺陈排比,刻意形容,从各个侧面不同层次全方位地描述了云梦高唐的奇观,重在突出奇险壮丽,意或在表明神女之难求,充分显示奇丽的特点。句式上以排偶为主,间有散句,句法多变化,行文气势贯通,读起来琅琅上口,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创作才华。表现手法上,此赋通过夸张描写给人一种壮美感:先以“巫山赫其无畴”来对比夸张形容高唐之巨大,又以凶兽惧,猛禽惊,鱼鳖遁,夸张形容水石相激声之响,气势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