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中记录的宋代日常生活习俗

历史网 2024-11-10用户投稿

如果向往雅生活,不妨仔细读下《东京梦华录》这本书,时下最流行的按照节气过日子,吃什么果子、摆什么花、用什么香,那在宋代就是寻常的。

《东京梦华录》幽咽回忆的一个主题就是汴梁的美食。不能用今天对河南菜的认识去想汴梁,有人统计,书里一共涉及美食300多个品种。

当时流行的下酒菜有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二色腰子、虾蕈、鸡蕈、浑炮等羹,旋索粉、玉棋子、假河鲀、货鳜鱼、假元鱼、沙鱼两熟、紫苏鱼、假蛤蜊、白肉、夹面子茸割肉、胡饼、汤骨头、乳炊羊、闹厅羊、角炙腰子、鹅鸭排蒸、荔枝腰子、烧臆子、入炉细项、莲花鸭签、酒炙肚胘、虚汁垂丝羊头、入炉羊、羊头签、鹅鸭签、鸡签、盘兔、炒兔、葱泼兔、炒蛤蜊、炒蟹、炸蟹等。

从食材上看,肉、蛋、禽、豆、内脏、野味、河鲜、海鲜都已经开发出来入菜,那些以“假”字开头的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仿荤,当时的厨师已经能用素食或者常见的食材做出跟荤菜河鲜口感相似的菜来。

让中国屹立于世界餐饮界的高超厨艺,溜、炒、鲊、烧、蒸、煮、卤、炖、腊、煎、糟、腌等已经臻于化境。特别是炒,宋代人喜欢爽脆嫩滑的口感,必须得高温爆炒才能实现。这种现在最常见的烹饪方法,在当时十分先进,除了厨师在技术上的革新,首先得有一口铁锅。

国家的政策增加了城市的活力,从事商业的人数大大增加,不但有大规模的市场和买卖,甚至有分工详细的服务业,比如出租婚庆仪仗的生意、为富贵人家筹办酒席的生意等。

连应该是清净之地的佛门,也成了人声鼎沸的市场。

《东京梦华录》里专门回忆了相国寺里的万姓交易。相国寺在城市东南部,本就是商人云集、南来货物集散之处,每月开放五次给百姓在里面交易。

寺院的大门前卖的是珍禽奇兽,第二、三道门买卖的都是日常使用的物品,就像现在的露天跳蚤市场,空地上架着彩色的帐幕,出售洗漱用具、弓箭、时果、腊脯等。

靠近佛殿的地方,孟家道冠、王道人的蜜煎等还有固定摊位。两边的走廊是各寺院的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等的铺位。

佛殿后面的姿圣门前,是买卖书籍、古玩、字画一集,是各地卸任官员贩卖土特产和香料药材的地方。后廊是占卜算卦所用的货术、传神的铺位。

夜生活是宋代的日常生活的一大突破。从北魏到唐,实行的都是坊制,唐代长安的气派街景,正来自坊墙的井井有条。

夜间坊门关闭,禁止在街道上通行,人们则住在四周有坊墙的坊内。宋代也有宵禁,从三更开始,直到五更天。

但是,坊制与宵禁具体执行起来都不严格,商铺侵街的现象很频繁,开封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敞开型的城市,热闹的夜市能达到四更天或者通宵。除了马行街,开封出名的还有州桥夜市。

《东京梦华录》里写,从州桥往南,有当街卖水饭、熬肉、干脯等吃食的。王楼前有卖野味和禽类,梅家、鹿家卖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到朱雀门,卖炸冻鱼头、批切羊头、辣萝卜灯。

夏天有降暑小吃,比如说甘草冰雪凉水等,冬天卖热熟食,有野味,有北方小吃也有南方小吃,一直走到龙津桥才到了尽头。

夜市让人们的生活非常方便,上早班和下夜班的人还能买到茶水、洗脸水、点心,代煎的中药,甚至仕女也会出来娱乐。

《东京梦华录》里写到的北山子茶坊,里面有仙洞、仙桥,仕女们夜间就去那里喝茶、游玩。开封的夜生活,从春夏经营到秋冬,即便“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