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皮影的传承
历史网 2024-11-30用户投稿
凌源皮影是纯民间艺术,尽管有过鼎盛时期,全市曾有自娱自乐、半农半艺、专业皮影团120个,早在1979年,凌源皮影团参加朝阳市首届皮影汇演,现代戏《双喜临门》,神话故事戏《白蛇传》均荣获一等奖。
1991年,参加辽宁省首届皮影戏调演,演出传统戏《火焰山》一举夺魁;1994年参加省调演,现代戏《红嫂》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省第三届皮影调演,传统折子戏《红莲除霸》获得一等奖。1998年中秋节为来朝阳参加“一展一会”的埃及、俄罗斯等7国外宾专场演出,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为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抢救、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凌源市文化馆从1988年开始着手中国北方皮影戏影卷搜集整理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经搜集到传统及现代影卷3300卷,达3400万字。为我国民间艺术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数量之多,作品之工整,可为全国之首。
1992年辽宁省文化厅命名凌源为“皮影艺术之乡”。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
1999年辽宁省文化厅拨专款资助凌源建立了融皮影雕刻艺术、业绩成果、影卷珍藏、演唱操作为一体的“凌源皮影艺苑”,使凌源皮影基地建设更上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凌源皮影艺术在新世纪的曙光里,必将走出中国、享誉世界。
皮影艺术最初遭遇浩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皮影被视为“四旧”,影人被烧,影卷被毁,数量无法统计。当时凌源皮影剧团的两部影箱,所有影卷被付之一炬。年轻演员被全部赶回农村务农,两个老艺人被送到工厂打更。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古老文化的冲击日趋严重,皮影日渐萎缩。民间皮影艺术的传承,无论雕刻影人,还是拿、打、拉、唱各种艺术的传承,都是以师带徒,或是举办专门的科班来培养人才。就这样皮影艺术才得一辈一辈的传承,一代一代的发展。当年,马占荣师从艺人张明岱半年后走上艺术生涯。
1986年以后自己拴箱领影,四处演出。如今,这一带艺人面临尴尬:“皮影戏没有人学,没有传人,以前的一些东西都失传了,还有一些正在消失。”
到目前为止,凌源市活动着的皮影班仅存7个,从事演唱的皮影艺人不足60位,30岁以下的皮影艺人只有3位,从艺人员中与前人相比有独到工夫者、造诣高深者甚少。“靠演戏现在很难维持生活。我当时学的时候皮影戏很红火,我本想只要把这个学好,一辈子生活就不用愁了。
谁料想看影的人越来越少,而且观众都是40岁以上的。小年轻的根本就不看,他们没兴趣,看不进去。”如今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老艺人相继辞世,致使凌源皮影艺术后继乏人,抢救保护凌源皮影刻不容缓。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凌源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上一篇:东北皮影戏的声腔特点
- 下一篇:凌源皮影戏的词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