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宫腔简介
历史网 2024-11-30用户投稿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陕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之一。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公腔,阿宫腔唱腔委婉曲折,颇有南戏之韵。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
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
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演出的剧目有《范雎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与原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艺人们称为“遏工”。
至清同治、光绪年间,又相继出现许多皮影班社及名艺人,演出剧目主要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艘孤》、《清河桥》等。
起源
阿宫腔是由秦时宫廷乐舞衍变而来,因阿房宫而得其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秦时宫内乐舞的情况,史册多有记述,《史记秦本纪》、《太平御览》多有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奢谣不治《琴苑要录》中写道:秦征天下美女以充后宫奶纵酒离宦,作戏忧倡。宫女侍者千人,又征伐数十万士卒囚徒修建阿房宫。
据史料记载:“阿房宫东西三里,南北五里,庭下可受十万人,车形酒,马行炙,千人唱,万人合”《三辅归事》还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又二十厦建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史记秦皇本纪》乐舞曲牌见于史料有三百余种,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放弃“诗”“书”极言声色,大政美女入宫玩乐。据传女乐们的脂粉流入渭河,使河水为之改色。
不久项羽就有东南杀来,攻入咸阳,火烧宫殿大伙三月不熄,秦之臣民集众乐工遂作鸟散,流入咸阳以西者众多。秦宫乐舞就在当地繁衍开来。由于此中曲调来自皇宫而当时诸多宫室中阿房宫又最负盛名,人们就称之为阿宫腔了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变,阿宫腔调遍及兴平,泾阳,三原,临潼,富平等地。
有资料可查的是皆以皮影戏作为传承方式,所用的皮影人都是西路样式。1929年-1932年关中发生大旱灾,饿死百姓难以计数,脸带出了恶性传染病,严重的摧残了关中的经济文化。灾年过后,阿宫腔仅留富平险段天焕一脉承传,据此可以说富平县是当代阿宫腔的发祥之地。
阿宫腔的音乐由宫廷音乐衍化而生,曲牌多达400余支,在全国戏剧艺术中独领风骚,好多场面都有专用曲牌,如网出场用《朝天子》番王用《石榴花》玉皇用《一炷香》佛用《佛安咒》等。
铜器采用也因人物性格不同而不同,它的板路中有一种“双代板”在代板种添有梆子,别的剧种很少用。其代表曲牌《十样景》又十多支曲牌合奏而成,开场必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