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为何民国时期大师辈出(民国大师的真实水平)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民国以来的学者,兼通中西,但浸淫儒学太久,了解儒学的优劣,感觉新血不足,羡慕西方,其目的是救亡,复兴民族文化,从而复兴这个民族,其诚可鉴可谅。是为真大师!

而今之所谓的学者大咖,则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唯西方是崇,用时髦语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无知,灌输衰朽的在西方也已过时的东西,以为新潮,其实都是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民族是非概念,也知东西方文化土壤不同,不可能播一样的种子,却偏要混淆是非,其心可诛!

民国所谓出大师就是跟乱世出英雄一个道理,但民国的大师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不好说

所谓民国多大师,这个是特指国学大师。国学在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但是到了清末,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而研究国学有造诣者,一般就称为国学大师。由于这个并无一定标准,因此哪些人算国学大师,争议比较大,一般公认的有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钱穆、季羡林等人。

这些国学大师严格说其实并不都是民国时期,比如季羡林先生,他的大部分著作,是解放以后才完成的。还有张岱年,也是解放后成名的。还有台湾的南怀瑾,也是5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之所以民国时期国学大师名气更响,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家凋零,外敌入侵,西方学术正在传入,传统的中国文化学术受到极大冲击,因此一些学术界人士发起了国学运动,造成了较大的声势,所以给人印象比较深。

到解放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传统国学分类也日益完善,因此很多学者更多被归类为哲学大师、文学大师、戏曲大师、美学大师等,不再冠以国学大师的称号。如果把这些人重新定义为国学大师,那么并不比民国时期少。

一些国学大师自己也不再强调这个称号。比如张岱年先生就曾经说过:“有人说我是‘国学大师’,实际上我只是研究国学的一部分,主要是哲学思想,而文学、史学我研究得并不多,中国古代的科学就研究得更少”

季羡林先生《病榻杂记》(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中,也表示要摘去“国学大师”的称号,“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