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国军单兵装备详解:所有部队都配备大刀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谈及国民党军队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必须先从国民党军队的整军运动说起。

  1933年,南京中央政府国民党军政部根据德国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整军计划。在整军过程中,不同编制的部队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有整理师、整编师、调整师、新编师四种称谓。按照德国顾问塞克特《陆军改革建议书》所提方案,要将全国陆军重新编组成60个师,称之为整编师,装备德国进口的武器,应用德国先进的军事体制。

  但其整理师的概念却是最早提出来的。1934年12月,尚未轮到编组的部队根据军委会颁布的《陆军师暂行编制表》的四团制师为标准进行整理,故名整理师。它的编制为2旅4团,师直属骑兵1个连,炮兵1个团,工兵、通信、辎重各1个营,1个卫生队,1个特务连。

  1935年下半年,第一批10个师的整编计划开始实施,但由于当时德械装备尚未运抵中国,只得在编制体系和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一些内部调整,故称之为调整师。但10个师中有一个例外,就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它完全按照当时德国陆军步兵师的编制编成,异于国民党军队其它师级部队。

  1936年,军事委员会对整军方案作了进一步规划,确立了减少大单位,充实小单位,特别是充实团以下部队的战斗力以及人事、经费等方面的整军原则。根据这一规划,整编的部队称为二十五年调整师(1936年即民国二十五年),初步计划年内完成20个师的整编,先从中央军和东北军开始。到1937年7月,中央军共调整35个师、整理24个师,东北军调整10个师,另有粤军10个师、川军26个师和9个独立旅被整理。在中央军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一些全部实现了德械化,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这些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

  至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共计20个师,第三期的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实际上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为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被扩编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全师下辖2个补充团,配备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整军计划实施的同时,1936年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也颁布了《陆军服制条例》,但限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各地被服工厂的规格而有所差异,抗战后期更趋于混乱。如果对国民党陆军装具进行细分的话,主要可分为标准服制(即国民政府军队的基本服制)、中央军部队服制(主要以德械步兵师的步兵装具为主)及普通部队服制(主要以原地方军阀的部队装具为主)三大类。

  国民党军队的标准服制

  国民党军队的军服沿用了北伐时期黄埔军校学生军的军服样式,以灰色棉布裁剪的中山装为主,手持苏制7.92毫米莫车—纳甘M1891式步枪,配大盖帽、军裤、皮带和布绑腿,士兵足穿草鞋,军官则配皮鞋。这种服装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基本上被沿用。中山装式样的上衣成为军装的基本制式,而大盖帽由于不易制作,且不便于实战,后改为布制野战帽。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中央军的夏常服主要以黄绿色为标准色,是由蒋介石聘请的德国顾问们建议使用的。读已故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的文章可知,从1931年前后到1942年,这种颜色的夏季制服一直是国民党中央军主要采用的制服颜色,后来才换成土黄色的夏常服。除黄绿色军服外,也有部分部队在抗战前后穿卡其色军服(例如淞沪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军的第87师和第88师)。

  在原地方军阀部队所属的非嫡系杂牌军中,北方部队大多数以灰棉布制服为主,即使嫡系部队,也有不少穿灰布棉军装的。此外据文献记载,两广部队(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余汉谋的粤军)穿着土黄色军服。龙云的滇军则是蓝绿色军装,这可能是受到法军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军就是穿着这种军装。

  冬装方面,无论中央军还是杂牌部队,都是以灰色棉布制服为主。所谓的灰色,实际是略带浅蓝色的灰色。在国外出版的大多相关书籍中,经常被描述成深蓝色。这种误解有可能是源于大战后期来华美军的回忆。当时的滇军即穿着蓝色棉制服,甚至还有一个师(陆军暂编第19师,师长龙绳武)接受了美军装备。

  国民党军队的上衣以中山装为标准,但各个时期均有不同变化,如上衣的衣领、口袋式样以及布料色泽等。直到1936年1月20日,国民党颁布《陆军服制条例》后,才将所有军服统一:上衣为中山装,衣领较宽,胸口袋无褶襞,袋盖中央有尖角,胸口袋上缘是平齐的,位于第二颗钮扣处,其它方面则和以前相同。

  军帽在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北伐时期的大盖帽被一种圆筒形布制军帽所取代,成为部队的制式军帽。该帽是德国军事顾问以中北欧的“滑雪帽”为原型,依据中国人的头型改进而成的,最大的特点是带帽舌,帽子周围有一层护布,平时折叠起来,用两颗钮扣固定在正面,天冷时可以放下,以保护脸部及后颈部。一般来说,国军部队军帽样式较为统一,唯一区别是正面固定护布的钮扣。在改制之初,曾出现过不同样式,如两颗钮扣的、一颗钮扣的,甚至还有没钮扣的,《陆军服制条例》颁布后即进行了统一。此外,大盖帽在布帽出现后并未被完全取代,很多高级军官仍在正式场合佩戴。

  1934~1935年前后,曾出现过一种硬顶的圆筒帽,正面有军徽和一颗钮扣,有的还带有帽带。根据历史照片分析,戴这种军帽的可能是炮兵、后勤等配有骡马的部队。据考证,此帽颇受德国军事顾问的影响,因为其外形酷似当时德国纳粹党早期的准军事组织“冲锋队”SA(Sturmabteilung)的。另有一种说法是,这是东北军所戴的军帽,模仿法国Kepi硬顶帽(如法国外籍军团所佩戴的军帽)。但这两种说法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法国的军帽上没有钮扣。

  两广部队早期有自己特色的军帽——一种介于大盖帽和圆筒帽之间的军便帽,样式很奇特,在归属中央政府后才被陆续淘汰。

  东北军、西北军及晋绥军因北方冬季寒冷,普遍采用防寒军帽,即有护耳的毛皮军帽。主要有两种样式,一种是东北军的瓜皮式毛皮帽,另一种是普遍使用的厚重毛皮防寒帽。

  军衔北伐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开始实行军衔制。如图所示,军衔大小以领章上横线条数和立体三角星的数量表示。另外准尉军衔在抗战前及初期为十字纹边,后期改为斜纹边形式。参谋是一边为官阶,一边为竹节(极富有中国特色),突击队/伞兵的军衔则采用白虹贯日的图形:红日代表日寇,寓意我神勇的突击队员像利箭般刺入日寇心脏,给以致命打击。军官章则以黄边进行修饰。其它兵种领章的底色则各不相同,步兵为红色,骑兵为黄色,炮兵为蓝色,工兵为白色,辎重兵为黑色,军医为绿色,宪兵为暗红色,装甲兵则是铬金属色的“克罗米”(chromium),而军校生领章则为圆形。

  除参谋外,防空炮兵也有独特的兵种领章,通信兵配属各单位,所以没有单独的兵种色。领章的大小规格和佩戴者所穿的制服衣领制式有关,如衣领窄长的,领章就较为细长;衣领宽些的,领章就采用标准的。一般来说,只有在正式场合,领章才佩戴在军服上,在战场及操练时都不佩戴。领章除部队配发外还可自行购置,背面印有制造厂或商家名称。将官由铨叙厅办理任命手续后,发给金质(铜合金)领章,背面印有编号,其他任何人不得自行佩戴。

  胸章陆军官兵的胸章(俗称为“符号”,其实就是名牌)是用布印制的方形块,通常由各师文书照规定打印自制,故略有不同,钉缝于胸前左上口袋盖上。长约9厘米,宽约7厘米,周围镶有0.5厘米宽的色边,并在中间盖上单位官章。将官胸章为红边,校官为黄边,尉官为蓝边,士兵为白边,军校学生则为黑边。胸章左栏是官阶三角星,多为黑色,数目与领章相同,垂直排列。士官在三角星后有一黑直线,贯穿三角星,与领章相同。军校学生因尚未授衔,所以此栏为空白。准尉领章无三角星,此栏也是空白。军人的兵种、官阶、姓名、职务、佩发年份,从胸章的颜色、内容一看便知,官兵通常远远的就能由来人胸章上的色边判断是否应该向其敬礼。因将级胸章红边名牌最少见,故部队通常“见红就立正”,成了无须判断来者官阶高低的条件反射动作。胸章背面都印有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时期所提出的“不怕死、不要钱、爱国家、爱百姓”口号。在机关和学校,有些部队还在胸前佩戴珐琅徽章,其图案由单位自行设计,报请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备案。

  臂章佩戴于左上臂,并标有师级单位符号的方形布,分为蓝或黄底配上黑色文字,并印有阿拉伯数字的部队番号,如88D(88师)等。有的部队采用环臂布章,始自何时不详,形式也大同小异。但是这些做法缺乏保密功能。抗战开始后,便以部队代号取代了实际番号。例如薛岳指挥的第四军以“抗战建国”作为代号,“抗”代表军部及军部直属部队,“战”为第59师,“建”为第90师,“国”为第102师。中央军第14师则以“还我山河”为代号。另各战区司令部直属部队官兵的臂章则是以罗马数字表示,如第六战区是Ⅵ,第一战区则是I,以此类推。

  军裤与绑腿国民党军队的军裤极其简单,一般采用西裤的样式,正面开口处用三颗钮扣固定,有两个口袋,臀部则有一个带袋盖的口袋。早期的军裤曾经有类似马裤的样式,但又不像正规马裤那样上腿部分过于宽松,而在膝盖小腿处又过于收紧。

  中国军队士兵穿着军裤时需在下裤管处打绑腿,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后来的驻印军,虽然全身上下都换装了英美装备,仍然坚持打绑腿。有人以为这是袭自日本,实则不然。绑腿是源自欧洲陆军留传下来的一种习惯。一次大战时,美国参战部队也打绑腿(英文称之为Puttees),是用一条长布条由膝盖至脚脖处紧密地缠绕。绑腿布一般与所穿的军服同色,但在正式场合着装时,则会打上呢料绑腿。根据外国人的说法,中国军队打绑腿很有特色,总是将绑腿缠绕高至膝盖部位,而国外军队大多只缠绕到小腿三分之二的部位。绑腿的打法十分讲究,有经验的老兵打出的绑腿既不会因打得太紧而影响血液循环,又不致因太松而松散开来。还有一种极为讲究的打绑腿方法,就是使用两副绑腿,一副先捆扎于小腿较细的部位,再用另一副将小腿整个包实,如此一来可达到整个小腿一样粗细的状态,比较美观。有的人可能会问,以前的军队为何要使用如此麻烦的布绑腿?这是因为绑腿在野战时可以使士兵提高机动性,裤腿不会被地表植物所钩挂,而且在远距离徒步行军时可以避免大量血液在短期间内涌入脚部,造成脚部因充血产生不适。

  军鞋中国军队早期穿用的军鞋非常混乱。正式场合以皮鞋为主,在一般作战和训练中,普遍穿着黑色布制软胶鞋。除黑布胶鞋外,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还穿过黑布鞋和草鞋。在北方部队中,如张学良带进关内的东北军,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等部队习惯穿俗称“懒汉鞋”的黑布鞋,但需要用一根布条将鞋子和脚掌捆紧,以防脱落。草鞋曾被视为“艰苦朴素”的象征,因为它往往是就地取材,由官兵自己动手编制,虽不美观,却相当实用。国民党军队穿草鞋的情况在抗战初期并不普遍,后期因物资紧缺,才开始编草鞋。国民党的军官平时穿皮鞋,战时或受阅时则配有皮靴。但大多都是凭个人喜好穿着,并无明文限定。

  军用武装带国民党部队的官兵均在腰间系有皮带。士兵系窄皮带,军官系宽面双孔式皮带,并搭配德式斜背武装带。德式武装带最初是用来佩挂军官的佩刀,虽然后被手枪所取代,武装带却因可以展示军人威严而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军官的必然配件和识别标志,但也成为战场上敌人狙击手的绝佳目标(1939年波兰战役之后,德军明令禁止军官佩带武装带)。因此,在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军政部也明文规定禁止军官扎系武装带上战场。

  国民党将官服制国民党部队的将官穿着军官甲种呢军服的呢料将官服。样式和一般军服基本相同,只是剪裁讲究,较为合身,略有不同的是将官服的胸口袋盖向下有三个尖角,下口袋也比普通军服略大,腰间佩带“军人魂”短剑,战功卓著的将军佩带蒋介石颁发的“中正剑”。另外,将官还配发仿德制卡其色呢料毛皮衣领大衣,质地精良,尽显军人之威武。

  国民党普通部队的步兵装具

  1930年,国民政府形式上拥有约两百多万军队。其中,蒋介石的中央军50万,冯玉祥的西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各40多万,阎锡山的晋军20多万,李宗仁和白崇禧的两广部队20多万,其它地方武装30多万。庞大的军费开支让中央政府无力承担,因此出现了地方军阀部队自行补给的怪现象,造成装备种类繁多,武器千姿百态。

  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颁布《陆军服制条例》后,这些原地方军阀部队的非嫡系杂牌军也陆续换装了中央要求的部分个人装备,但因数量过大,某些原有的武器和装备还需继续沿用,质量和性能当然无法与中央军媲美。

  英国造托尼(Tonny)式钢盔是绝大多数地方部队的装备,如晋军、西北军和两广部队都是自行购买装备的。虽然国民党中央军(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的十九路军)也曾使用过这种钢盔,但在整军换装后,就被德制钢盔所淘汰。

  草帽。国民党所有部队统一使用的一种装备。它用干稻草编制而成,晴天可以避日,雨天可以防淋。上面标有所在军的番号,如“七七事变”中驻卢沟桥的国民党军队所戴的草帽上就标有“二十九军”字样。

  干粮袋。各地方军阀部队使用的和中央军不同,为一头缝实,一头开口的粗布袋,在装满粮食(生米或干馒头)后,将其开口处用绳子系紧斜搭在肩上,与苏联“十月革命”战争时期士兵使用的干粮袋相似。另外有的部队还把棉被套在干粮袋外面,然后背在肩上。这种方法,在中央军里也有少数部队采用。

  大刀。在抗战时期,国军的所有部队中除士兵使用的步枪外,还有一个更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武器,那就是用精钢打制的大刀,俗称大刀片。刀对中国人来说绝不陌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被古人评为冷兵器时代的十八般兵器之首。国军中的西北军更是宠爱有加,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人人都会使大刀,就连师长级别的战斗主官也不例外,甚至还专门成立有大刀队(相当于敢死队)。许多中央军部队也都配备,以体现士兵不怕死的精神。

  军大衣普通部队冬季重要的御寒服装,非嫡系部队配发的大衣裁剪与质地都不如中央军。它是由棉布缝制再将内部用棉花添实而成。军官的棉大衣上有多为羊毛、狗毛的毛领。东北军中的军官也有用貂毛、狐狸毛所做的毛领,保暖与做工都比士兵的好。同时还有少量皮大衣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