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怎么来的视频(六一儿童节是怎么来的)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春节,就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那个时候,每年的念头岁尾都要举行祭祀、迎新活动的风俗习惯。但这只是传说,没有详实的历史资料记载。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了“卜年”的话。

汉武帝太初年间,命令创造了“太初历”,正是把正月作为一年的岁首。《史记·武帝纪》“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这部历法被称为“夏历”,流传了2000多年了,就是我们现在仍然使用的“农历”。

我国的农历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元正,元旦,元朔。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元旦,所以把农历年历的一月一日,叫做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是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一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农历新年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送温神,用炮竹驱,大年,温神,怪物。死过人的家三年内不贴门神,客人大年初三来上坟祭拜。平安家家庆平安,走親串友互相庆幸祝福。

广义上的“春节”当然指的就是我们俗称的“过年”。

关于过年,最为熟知的传说就是“年兽”,年兽没到年末除夕的时候就出来捣乱,人们为了吓唬它就发明了贴红纸,放爆竹的习惯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但传说终究是传说,现在对过年习俗的研究,比较正式的是两种说法。一种是看甲骨文里“年”字的写法,下面一个人,上面一个禾,意思是人拿着收获的庄稼在庆祝。所以过年最初的形式可能来源于此。

另外还有研究指出,“过年”很可能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形式,后来在各地民间又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其他形式。

狭义上,“春节”这个词出现在不过短短百年。

因为以前年初一并不叫春节,而叫“元日”,或是“元旦”。“春节”是中国改用阳历之后对过年的一个称呼。

1911年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发布了《内务中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的通告:“现奉孙大总统谕,中华民国彩阳历,期于一新耳目,与世界各强国共进文明,即以十一月十三日改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日”,并要求“出示晓谕军民人等一体遵照毋违“。

1912年1月1日(农历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受任典礼,从这日始,中国使用阳历纪年,称阳历一月一日为“新年”,从此,农历的正月初一不再被称为“新年”。又因为此时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比较接近,所以民间有了“春节”的称呼。

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继续采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自此,“春节”之名才算正式列入中国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