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是用什么做成的(端午节是怎么由来的?为什么要吃粽子?)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粽子有很多做法,看个人喜欢吃什么包心的粽子,下面给大家讲讲做粽子的配方和做法。
先准备:用高压锅或者蒸锅的杯来量,绿豆一杯,花生一杯,糯米一杯,薏米一杯,大米一杯,红枣适量,白糖适量,粽叶50个,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吃的食材来包粽子心。
1,以上食材淘洗干净,倒入一个锅中,加水,水要超过食材2厘米,开火煮沸之后关火闷十分钟,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才会软糯好吃。
2,等锅中的食材把水吸收一会儿,然后加适量的白糖搅拌,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加入。
3,然后粽子叶煮十分钟,这样做粽子才更有香味,煮好后用刷子刷洗一遍。
4,现在来包粽子,一个粽子里面放一个红枣。
5,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然后加水,水要淹没粽子,大火煮开转小火煮一个小时,然后关火闷半个小时,这时各种食材味道完美融合,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个人倾向伍子胥说。因为屈原未必真实存在。
屈原是否真实存在,真到今天还争论不休。主要是因为,屈原这么一个非常正面的爱国主义形象实在是难以割舍。
《史记》里有《屈原列传》。但问题在于,除了《史记》以外,从春秋至秦汉,再无任何一部正史史书提到屈原哪怕一个字。学术界多认为,司马迁道听途说就写了屈原列传。
并且,《史记》所言因屈原被罢黜,而有张仪使楚的事情。但是三家注《史记》里明确打了司马迁的脸,实实在在写着【张仪传无此语】,证明了这段事情是瞎编的。
关于屈原的故事,史学家考证是出于【齐谐】,即齐国的民间传说。不知为什么被司马迁编排成了楚国的故事,都是很矛盾的事情。三家,包括之后的汉代史学家班固,都一致认为屈原的故事不靠谱。
因此,把屈原当爱豆还不是特别稳妥。
但是,伍子胥的事情真实存在,这个爱豆是可以追的。
另外,有关祭祀屈原,并没说过用粽子,最早记载只是【以竹筒贮米】,也没有强调是糯米。反而伍子胥的故事里,明明白白说了,就是竹叶裹熟糯米,这才是粽子嘛。
至于怎样做粽子才好吃,曾闻江南老师傅言,糯米不泡,而是硬用小火慢慢煮,煮出来的粽子就非常好吃。只是,现在这么做的人实在太少。因为硬用小火煮,待到把糯米煮得软烂需要几天的时间,对于制作粽子的人来说非常劳神费力。
再者,就是用土坯炉来煮粽子。当然这也分是哪里的土坯,必得是土中含有叶长石的才好。这是因为,叶长石制作的土坯炉,在200摄氏度左右时能放出远红外线,促进米粒的糊化,使口感更佳。煮粽子也好,或是很多人喜欢的铁锅土灶饭,做出的饭好吃,都是这个原理。
这个题目,我在另一个近似问答里做了详细的回答,由于头条邀请,这里再转述一下。
端午节和端午文化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起源考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
1、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神话志怪小说)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2、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百越)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
3、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月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4、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
我更倾向于闻一多先生的观点,端午节起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活动,而后与屈原等历史人物相结合。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是崇拜龙的,并认为他们是“龙子”。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据考证,端午的”龙舟竞渡”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古代南方地区于春秋时期之前就有在端午日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族图腾祭祀的习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所乘的这种狭长而轻小的舲船实质上也就是当时一种竞度所用的船。据《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又《淮南子》载:“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这两则文献,均记载了古越人“文身象龙”的习惯,其实即是古越人(长江中下游以南沿海一带先民)对龙图腾的原始信仰。
故言,先后端午节,而后有屈原,纪念屈原的端午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中国的节日都与时令、节气相关
中国古人在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中,总结规律,为重要的时间节点,设置祭祀活动,成为后来的节日。例如,中原地区农耕民族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发现了物候与播种的关系,制定了24节气。24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古代社会,人类文明混沌初始,对一切特殊时间点,总是要祭祀膜拜,形成一种图腾式的原始崇拜。年初年尾、月初月尾,都是要拜祭、重视的,如传统文化里,农历的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五月五的端午节,也就不为稀奇了。
人物与节日相关联,是民众情感的抒发与寄托。
中国的节日,总能找到对应的人物或神祗与之对应,彷佛有一个与人间相对应的世界,和我们遥相呼应,相伴相守。那些原本只是单纯的时间节点,因为有了人物或神祗的参与,变得丰厚、鲜活,动人起来。如三月三,王母娘娘过生日;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会;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奏报……节日,就是民众情感的抒发与寄托。端午,从最初的图腾祭祀到屈原纪念,是一次文化的升级。
端午民俗何其多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定是要趋吉避凶、祈福消灾的,节日的必要活动自然都是围绕这些展开的。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每年端午节前后,扒龙船、挂艾草与菖蒲、包粽食粽、沐兰汤、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九狮拜象、游旱龙等等诸多特色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这些民俗活动,很少能和屈原真正联系起来,可见,纪念屈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个内容而已,并不是端午节的全部。
综上所言,端午节的诞生与屈原等历史人物本没有必然的联系,端午节从最开始的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而后发展出关于屈原的纪念活动。纪念屈原是端午节文化内容的一次发展、一次扩充、一次升华……其实无论端午是不是由纪念屈原而设,并不影响屈原在中国人心里的崇高地位,也不会耽误大家过节、赛龙船、吃粽子、放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