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拥有丹书铁券,李善长最后为何还难逃一死?

历史网 2024-12-31用户投稿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丞相,与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等一起合称为开国六公,他早年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可谓功不可没。

  也正因为如此在洪武三年大封诸侯的时候,李善长成功被封为了韩国公,年禄四千石,拜为中书左丞相,并授予他可免自己二死,和儿子一死的丹书铁券,结果即便这样的他,依旧难逃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刀!

  李善长虽然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为朱元璋厮杀敌人或出谋划策,但他却把大后方的粮食运输等问题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犹如汉代的萧何一般。朱元璋在后来的诏书中,也乐于将其比作是萧何,对其褒奖备至。

  李善长的外表长得比较宽厚温和,但私底下里却经常待人苛刻,爱嫉妒,内心里总有一些小九九。比如有一次,他与同朝老臣刘基在争论法典的时候,将对方辱骂得直接告老还乡了。

  还有一次,在洪武元年时,朱元璋正式立朱标为皇太子后,准备将他李善长立为太子少师,面对老朱的盛情邀请,李善长却战战兢兢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不敢担当如此大任,便将其给拒绝了。

  李善长虽然确实从小没读过很多书,但这个人却非常的聪明,给太子当个老师是绰绰有余的,于是便继续要求他去担任这个太子少师。

  李善长又一次以自己胸无点墨进行推脱,这种再三的退让,不免让朱元璋起了异心,对他的忠心产生了怀疑。

  后来,随着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相继获罪,而李善长却依旧像个没事人一般做官,当时他在朝中的权势已然达到了顶点,这也就意味着他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朱元璋下一个想要屠戮的人。

  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李善长,做很多事情都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也约束不了底下的官员。

  有一次,李善长想要营造一下自己的府邸,便跑去同信国公汤和那边借三百卫兵过来,而顺道汤和便将自己在朝中悄悄听到的事情给告诉李善长听。

  两个大人物这般来往,不免惹得上头的朱元璋甚是怀疑。就却一根导火索,将其爆发出来。

  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导火索终于出现了,李善长请求自己的亲戚丁斌免受株连,而好巧不巧,这个丁斌以前是在胡惟庸家里做过事的。

  朱元璋的疑心大起,经过一番追查发现,发现有供词牵扯到李善长,消息传出去之后,朝中立马有很多人举报李善长各种不法事情。

  这些证据起码指明,李善长在胡惟庸案之前是知道对方有不轨举动的,但却没有向朝廷举报,而是选择徘徊观望,心怀两端。

  朱元璋以此为由,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人都全部被处死,手中的丹书铁券,一点用处都没有。

  李善长死得挺冤的,说他谋反的证词,都是单凭口说,根本就不足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