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何时形成?佩香囊有何讲究?从端午习俗看中国传统节日图景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赵之谦《五瑞图》纨扇,故宫博物院藏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2008年包括端午在内的四大传统节日成为四个国家法定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习俗为何深入人心?从节令美食图景里又能一窥怎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密码?
据说,“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节前夕,作为上海作家协会“文学进社区”系列活动之一,散文家沈嘉禄亮相浦东新区浦兴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以“端午的文化价值和节令美食”为题分享讲座。
端午节也叫重午节,一般说来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吴国宰相伍子胥。他谈到,端午的民俗活动很多,采草药、佩香囊、铸阳燧、悬菖艾、划龙舟、端午浴、放纸鸢、拴五色丝线、食五黄、给小孩额头涂写雄黄字、吃五毒饼……其中,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玲珑夺目。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而说到舌尖上的美味粽子,“包粽子的习俗大约是在东晋形成的,当时,很多人在汨罗江畔祭祀屈原,往河里投食物。身穿白袍、披头散发的屈原现形后告诉人们,河里有恶龙,可以把米饭包在芦叶里再投下去。这一传说背后有着相应的时代背景。东晋时期,中国的文化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有大量平原、水田,当北方的农业技术传到南方,促进了南方的农业生产,百姓有了余粮,才可能做粽子。”沈嘉禄说。
“这一传统佳节,凝结着中国农耕文明智慧二十四节气,包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每个节气的吃食也有讲究,触动着中国人的味蕾。”他谈到,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都有相应的节令食物。比如,江南地区年夜饭要吃八宝饭、春卷、汤圆,吃春卷是从立春而来的习俗。农耕时代,一年的初始是立春,汉朝要吃春饼,做法是把韭菜、豆芽、萝卜丝卷起来。吃春饼这个动作叫“咬春”,韭菜咬下去有点辣,又有一股新鲜的感觉,可以感知“春温”。到了近代,春饼变得更为繁复,在江南地区发展为春卷,春卷里也有蔬菜,油炸就能吃。还有一样节令吃食叫“撑腰糕”,拿春节吃剩的年糕放油里煎一下便是,吃了“撑腰糕”进行农业生产,不容易闪腰,讨的是一个口彩。
到了三月三,古代有寒食节,还有上巳节。四月初八是浴佛节,江南要吃乌米饭。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让亡母吃到供奉的米饭,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了乌饭。立夏以后,食物供应逐渐丰富,江南地区有三样东西要尝,就是被称为“立夏三新”的青梅、樱桃和鲥鱼。“家家户户做粽子,邻里之间互相分送,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大众情感认同,这也是民俗文化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正如有学者指出:褪去龙舟的热闹、粽子的香糯,端午的“底色”归根结底还是求一份岁岁平安。薰苍术、饮雄黄、蓄兰沐浴、挂五毒幡、给孩子手臂上系“长命缕”……这些习俗以祛病除灾为主,大多源于比屈原还古老的世界,有些沿袭至今浸润日常生活。
据悉,“文学进社区”系列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上海文学创作中心、上海作家俱乐部有限公司承办,是上海文学界探索系统化、可复制的文学服务模式的一种尝试,今年以来已陆续开展多期。“调研走访中我们发现,分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庞大社区、图书馆等存在大量文学阅读、交流、互动的需求,需要优质文化内容去填补赋能。”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看来,“文学进社区”力争培育孵化出文学服务社会、反哺基层的手段,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促进写作者创作出更接地气、深入人心的作品。
作者:许旸